2023年,海陵区持续在龙头牵引上“强链”、关键环节上“补链”、高端攀升上“延链”,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在世地新能源年产3.7亿套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的施工现场,一期项目共有8个单体,建设速度最快的是建筑面积57000平的生产车间。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能达到100GW,预计7月初就可以正式投产。

世地新能源年产3.7亿套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总规模200GW,总投资约2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连接器、接线盒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隆基、一道等龙头企业落地,海陵区聚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与组件、动力与储能电池、新能源装备制造三条特色“子链”,形成95%光伏全产业链,打造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世地新能源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落地,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工业强区是海陵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头号战略,通过“科企联姻”先后促成200多项产学研项目,并为企业“把脉问诊”“卡脖子”难题。同时在全市率先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成立“百人全托服务团队”“营商环境评鉴团”,全力擦亮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多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海陵工业园区,春兰15GWh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24年年初投产。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可形成5GWH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年生产能力。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吉盛说:“通过设备和工艺的创新,解决了电池中三大质量问题,一是电池一次性,二是电池的粉屑,三是控制了电池的水分,使得每天生产的电池一次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春兰清洁能源是国内较早掌握储能电池及能量控制系统核心技术的企业,多年前就研发出高性能锂电子电池。此次量身打造的生产线,体现了企业对产品投放市场的高度自信。

江苏爱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之前主打产品为页岩油气管道,近年来聚焦国外农牧业市场粪污输送管,研发出泵、软管收卷、喷洒、搅拌等设备,形成了整套液体粪污资源化还田软管系统。眼下,企业二期厂房建设已进入尾声,投产后将生产液体粪污还田系统。上个月,企业还举办国际非开挖技术泰州论坛、液态粪肥快速还田利用模式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会,探索新的发展“版图”。

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项目招引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年,海陵区共完成新开工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44亿元,项目平均规模达8亿元;新竣工项目11个,实际完成投资9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3个。

海陵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殷海成介绍,2024年,海陵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专项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围绕“1+2+3”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延链;瞄准氢能、新型储能等前沿领域,靶向招引科技企业,努力以项目“量”的稳健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为海陵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记者:王彬彬 杨馨雨 刘鹏飞(见习)

编辑:钱宇璇

责编:赵倩倩

审核:戚翔 闻栋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