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陈敬毓副书记和江正保副市长的支持下,通过市委秘书顾维国与《经济日报》记者阎卡林联系,约请了《经济日报》主任编辑冯并、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培新、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李忠凡局长、国务院研究室黄小祥博士和国家计委郭志山处长等一行7人,来泰作过一次考察。

他们于3月30日经南京抵泰州。安排活动日程时,他们提出只准备看一看高港,然后主要是座谈,边听边议。当天下午,我们介绍了泰州概况,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陆续反映了一些有关行政区划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31日上午着重介绍了泰州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近期安排。他们当中,除阎卡林是泰州人外,其他都是第一次来泰州。他们说,这次来泰之前还不知道有个泰州。春兰是有点名气的,春兰空调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但不知道春兰就在泰州。介绍情况之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又增加了两天参观工厂的活动。

他们这次在泰州虽然仅仅逗留了4天,但印象是深刻的。他们说,想不到泰州这样的一个小城市会有像春兰、石化这样的一批企业;想不到在泰州这样的小城市会有这么多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产品;更没有想到在全国经济滑坡的形势下,泰州的工业还能取得如此的效益。他们认为,泰州提出“不与大企业比规模,要与大厂比特色”,走内涵发展提高工业水平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结构调整工作着手较早,像空调器、程控电话交换机、摩托车三大件泰州都有了,这说明泰州在产品结构的调整方面是比较敏感的。

在座谈时,黄小祥说,这几年江苏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基础上的。泰州不一样,泰州市农村范围小,全民、大集体企业多,乡镇企业所占比重很小,结构是正宝塔型,这几年没有能享受到国家政策倾斜的好处。泰州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也是比较成功的道路。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要进行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会带来扩散的冲动,而要扩散客观上又受到行政体制和区划的制约,这就必然导致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只有当行政体制适应经济的发展时,城市的潜在能量才能释放出来。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区域内结构的调整。泰州市处于沿江地区,实际上也是沿海地区(万吨轮可以直抵高港港,港口具有海港的功能),要对外开放必须解决对外的通道。

李忠凡则认为不一定要改变区划和体制,只要中央给政策,这样的城市就可以搞活。但杨、黄、冯三位都不赞同这一意见,他们认为我国的国情和西欧不同,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泰州这样的小城市,很难发挥它的作用,行政区划和体制问题还是要解决。

杨培新教授说,泰州过去是苏北商品的集散地,在苏中作为苏南、苏北的连接点,是值得很好发展的。泰州市有这股干劲,已发展到有很多高档新产品,现在只需要给她创造一点条件,给她一个机遇,让她打出去,泰州和苏中地区就可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泰州已发展到这一步,现在主要是要理顺行政关系,行政区要与经济区相结合。他认为,行政区对经济的发展关系很大,只是从行政区划上解决对泰州的制约,并不要花太大的气力。

黄小祥说,他离京前曾向袁木同志请示,袁主任说先弄几份材料回来再说。

他们在商量回京后如何向中央反映泰州的情况时,杨老建议由这次来的几个部门联合写份材料。李忠凡局长说,杨老是权威,在中央是有影响的,可以直接向总书记和总理送报告、提建议,这份材料还是以杨老的名义来写比较好。

最后,还要我们再提供一些材料:(一)建国四十年泰州工业一直发展较好,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泰州在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企业素质、提高工业水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二)目前泰州市工业经济在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方面有哪些优势?哪些产品在国内、国际具有领先水平?(三)“八五”和今后十年,泰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什么?(四)泰州经济发展面临那些问题(主要指行政区划、管理权限)?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哪些必要性和可能性?冯并主任说,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反映问题。

按照要求,我在半月之内给他们寄去了有关的素材。后来,我又以《搞活一个城市可以带动一个区域——泰州之行引起的思考》为题,起草了一篇稿子,供他们作参考。文章的思路是从“一个颇有特色的城市”写起,接着分析“这个城市为何会‘衰落’”,扼要地论述了“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最后讲泰州的行政区划问题“不宜久拖不决,应该及早决策”。

1991年9月12日,经济日报编辑部以《经济内参清样》第231期,印发了由杨培新、李忠凡、黄小祥、郭志山、冯并和阎卡林联合署名的调查报告:《行政区划必须适应经济区域——泰州之行引起的思考》,报送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人大常委会,中办、国办,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政府领导同志。

他们在报告中写道,历史上扬州、泰州、南通并称为江苏长江北岸的“三州”。直至解放前后,“三州”规模和水平基本相当,各具特色,扬州为文化古城,泰州商业繁荣,南通纺织工业发达。解放初期,泰州先是为苏北行署所在地,后来为泰州专署所在地,管辖11个县市。然而,60年代之后,泰州却令人婉惜地“衰落”了,与扬州和南通比较,差距越拉越大。泰州的“衰落”主要应归咎于行政区划上不合理的切割:一为“城乡分割”,1964年将泰州分为泰州市和泰县(注:应为泰州市所属寺巷等10个公社及郊区、泰东、泰西3个公社部分生产队划归泰县);二是“港城分割”,将高港先划给泰州市(注:报告中误为泰县),后划属泰兴县,港口则由省、部共管。被两次分割的泰州市失去农村依托和港口的支撑,顿时成为“孤岛”,一度城市面积减为38平方公里,人口由43万减至13万。其结果,不但窒息了这个城市的活力,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削弱了区域中心的作用,而且使高港港口和辽阔的里下河地区也深受其害。

报告说,泰州行政区划不合理问题曾引起上级政府的重视,1985年以后曾陆续从泰县划入泰州3个乡。同时,江苏省还对该市实行了计划单列。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况且,区划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及由此造成的各种矛盾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上下级党政管理关系不顺,屡屡出现许多影响安定团结的磨擦,对此泰州的干部群众意见大,反映多。

报告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行政区划必须适应经济区域”的客观规律,在列举了这几年来各方面先后提出的几种调整方案之后,最后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的意见倾向于‘城港一体’的方案,同时建议由省直辖。这个方案不但使行政区划大体符合经济区域,有利于振兴泰州,带动沿江和里下河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区划变动涉及面不大,社会震动小,操作上比较容易。更何况‘城港一体’是泰州的心愿,也是高港的要求,两厢情愿”。

在此之前,杨培新教授曾写过一篇题为《春兰产自泰州引起的思考》的短文,当年在北京我们得到了此文的打印稿。他在这篇文章中着重推荐了“三泰合一”的方案,他说:“泰州归来,我们深为泰州人的进取精神所感动。我们殷切盼望国务院、民政部和江苏省领导,体察民意,首先在行政规划方面采取措施,给泰州人以支持和鼓励”。从以后联合署名的调查报告来看,这篇文章后来大概没有发出。

国庆过后不久,阎卡林从北京传来信息,说那份《内参》政治局委员宋平同志已阅,并有批示:“此事不宜久拖不决”。如果真有这一批示,对泰州问题的解决将是有力的推动,所以当时我们十分重视,便及时将这一信息转告原省政府副秘书长潘祝平。潘托副秘书长许京安查询,后来他又与戴顺智副省长、段绪申秘书长和陈必亭副秘书长谈起,他们都说没有见到。薛金鳌同志在办公厅只查到那份《内参》,但上面并无批示。究竟是批件没有转下来,还是信息有误?后来我们也没有再去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